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找到撬动师生凝聚力的那个支点,它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师生身上的能动性会最大程度被激发出来。
在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邢文明带领教师们发现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爱的支点”,以“爱的教育”为契机,为师生的心灵插上爱的翅膀,支撑起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变革。
用匠心打磨课堂,用真心为学生着想,用恒心付诸教育日常……在济钢高中,“爱的教育”不仅是每位老师脱口而出的箴言,他们也在用各自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学生的承诺。

【爱·教学精湛】
课堂“高手”炼成记
不久前,济南市第十五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主题教育竞赛活动公布评选结果,在全市中学组一等奖的名单中,济钢高中的语文教师王帅摘得总分第一名。
作为检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含金量最高的活动,“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是全市青年教师的一个标杆,代表着青年教师们的最高水平,这也是年轻教师一入职就会设定的一个目标。
能参与到“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中,就代表已经是各个学校的最高水平,王帅能在高手中摘取“头魁”,实力可见一斑。
在“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中表现优异,同组的老师们提到王帅,都为她竖起大拇指:“她获的奖,太多了!”山东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二等奖……王帅的教研成果也很丰硕,已在国家及省级期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40余篇。
入职7年,王帅迅速成长起来,在其他老师们看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帅基础好,自身也非常努力。王帅则说,济钢高中为她的成长提供了一路向上的最好的环境,这其中,“爱的教育”就是那个促使着她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升的原动力。
“爱的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受益。”王帅说,她会不断琢磨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能深入学生心里,提升课堂效能,上好每一节课,用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教学水平熏陶学生,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奉献的大爱。
高中古诗词,是考查的重点,不过,也是记忆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们以更为轻松的方式去学习古诗词?王帅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激趣策略研究”,目前研究已趋成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让她的研究得到了证明。
“情绪是诗词的灵魂。”拿出一首诗词,王帅用起伏的“情绪线”标注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懂了作者的情绪,一首诗词就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目前,王帅所教学生每个人都会自觉自主地画出“情绪线”,不少人甚至青出于蓝,比老师画得还要好。借助“情绪线”教学,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素养大幅攀升。


【爱·灵秀博雅】
有魔法的“娟娟子”
王帅的名字,经常见诸科研期刊,邵娟娟的名字,则经常见诸报道。画表情包、带领学生们种麦子、带领学生们写“小日记”……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学生身上,还变着花样播撒爱,在邵娟娟身上,有着最鲜活的“新闻”素材。
“娟姐”“娟妈”“娟娟子”,学生们叫邵娟娟的方式五花八门,每当学生们送给她爱称,邵娟娟都乐得合不拢嘴,照单一一“笑纳”。“这都是学生们爱的反馈,我特别开心。”
只要心中有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儿,这在邵娟娟身上有着最好的体现。明明是个地理老师,邵娟娟却用红笔勾勒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表情包,送给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学生们都是手机的原住民,表情包是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高三压力大,十几分钟的聊天可能不如一个有趣的表情包更能让学生们会心一笑。”一个个表情包画起来,其实很费时间,不过,邵娟娟乐在其中,每个学生的特点、喜好都在她的心里,班上一个人都不能少,每人都有自己的独家定制款。
心中有学生,想法也不断冒出来。去年10月份,在济钢高中的校园中,邵娟娟与学生们一起开垦出一片小麦田,从平整土地、翻土,到播种、浇水、施肥,再到收割,学生们全部亲力亲为,不久前,麦子熟了,这也变成了在高考前邵娟娟送给学生的一份最珍贵礼物。“小麦种植时间是10月,收割时间是春末夏初,正好是高三学生毕业的时节,整个成长时期与学生的高三学习时间非常契合,虽然被麻雀破坏了很多,最后只能提前抢收,但学生的开心和自豪是掩饰不住的。”邵娟娟说。
与学生们互写“小日记”、和学生们共同拍摄“抖肩舞”、给学生们过集体18岁生日……在学生们心中,他们的“娟娟子”有着神奇的魔法,总是兴致勃勃、精力充沛地为他们创设轻松快乐又高效的高中生活,在他们心中,“娟娟子”最美。
家长们则把“邵老师,孩子能遇到你,是最幸福的事”这样的感谢传递给邵娟娟,这也是邵娟娟最珍视的褒奖与成就感。

【爱·智情并重】
一个班的“朗读者”
在给予学生们爱的教育时,女教师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男教师也有他们的思考。
在有爱的前提下,如何把爱给到学生们是济钢高中高二7班班主任高飞在思考的问题:“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所做的有没有在点上?”
新高考选课模式下,高飞所带的班级都是纯理科生,班上男生居多,在爱的教育上,“感性”的模式就不那么适用了。
与女生相比,男生们不善于表达感情,高飞就会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跟学生们一起运动流汗,在投完球后相互击掌的那一刻把话匣子打开。
作为男老师,高飞很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男生的心理:他们用语言互夸的表达少,不过,他们同样很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被肯定。反复思考,高飞为师生之间找到了一个情感链接点:每周的班会课上,用“朗读者”的方式进行小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自己去选择名家文章,在台上朗读出来,表达出来。有了这一抓手,高飞也会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与肯定,给这些成长中的男孩子们以最大的鼓励。“朗诵名家文章,对学生们来说,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
这样由“情感”架构的班会课,成了这些高中大男孩最喜欢的课堂,每个人一走上讲台,都如同换了一个样子,享受着属于师生之间的仪式感。
不久前,有学生家长给高飞与校长邢文明送来了一面锦旗:爱生如子、德才兼备。感谢高飞在学生急性肠胃炎发作时,第一时间背着学生下楼并开车送到医院。“我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班上的每名学生都收到了来自高飞的这句承诺。这不是一句虚言,在无数个学生最需要的时刻,站在背后的都是他们高大有力量的班主任老师。

记者手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每天早上6点半,邢文明都会走进教室,去看看自己的学生们,济钢高中的学生也觉得,邢校长很和蔼,特别亲切。走在济钢高中的校园里,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即使互不相识,也会点头问好,让人瞬间感到无比温暖。
人本管理,以生为本,时刻践行“爱的教育”,校长邢文明更是公开承诺,会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宽严并济,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关爱中成长。
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首次离开父母的寄宿学生感受到了以校为家的温暖,“有什么烦心事随时可以找老师聊聊”已成为济钢高中学生的常规动作,不少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忆起自己的高中时代,总能想到老师对他们的好,而“被需要”和“时常被人想起”也让济钢高中人体会到了独有的真情与幸福。
在济钢高中老师眼里,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心中有大爱,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