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规划统计>规划计划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2023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2023年,在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济钢高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引领,德育支撑,师德保障”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爱的教育”,创造性开展“幸福教育”,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以深度教研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以创建服务型管理组织为抓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共同进步。“一校两区”协同发展,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价值引领,从严抓好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

扛牢政治责任,抓实主题教育。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得力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可喜成效。党委理论中心组先后组织5次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解决多个重点难点问题。

履行管党责任,落实重点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民主决策、集体研究制度,将学校党建工作要点和上级反馈整改工作清单逐项落实整改。召开党委会议27次,其中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各2次、“三重一大”会议15次。

从严廉政教育,强化主体责任。坚持把廉政教育挺在前面,年内召开廉政专题研究会2次,党风廉洁专题教育6次,修订完善了行政办公、作风改进等管理制度6项。落实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党委书记带头全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全体党员、科室负责人结合岗位实际作出廉政承诺,确保党风廉洁建设有效落实。班子成员带头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等精神要求,在用车、接待等方面严格执行政策要求。

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党务工作。“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记录本实行专本专用、专人负责。按时完成增选补党委委员和基层党支部换届工作。按计划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党委成员均建立党支部联系点,讲党课16次。常态化抓好“灯塔大课堂”、E支部等工作,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党内统计等工作。集中开展了“党章主题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文化观摩基地开展学习教育。积极参与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的“我来讲党课”“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

聚焦学校重点工作,提升办公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热线办理工作,校长亲自批处每一件热线交办件本年度共接收办理12345市民热线650并以热线交办件为问题导向,督促有关领导和部室改进工作对确实存在问题的,以最快速度整改对于没有问题,及时回复做好解释工作对反映集中重点问题,办公室与职能部门共同办理,切实解决问题,做好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办公效率。

严谨做好组织和人事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长足动力。顺利完成了2023年干部调研和“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认真稳妥做好档案整改与散材料移交2000余份。2023年两校区共招聘22名老师,其中包含12名公费师范生,10位引进人才,新入职人员壮大了我校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以职称评审为杠杆,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本校区和兴隆校区合并用岗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工作顺利推进,为学校稳健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规范共青团建设,发挥团员的榜样作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主题教育4次,组织开展专题学习4次,常态化开展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党史等活动,重点规范完善学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以特殊节日为载体,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和雷锋日等重大节日有序开展活动,增强团组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对团组织的认可度。

加强工会建设,提升教职工幸福感。年内完成了教代会代表的换届选举并胜利召开第五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章程》和《学校教师综合评价方案》。6月,济钢高中代表市教育工会出战济南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羽毛球比赛,10月,代表市教育工会参加济南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闭幕式,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学校为退休教师创新举行了隆重的荣退仪式,感谢退休教师的辛勤付出,也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和凝聚力。

创新性开展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济钢高中媒体紧紧围绕“幸福教育”和“一日一研”等中心工作用心宣传,用情服务。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1000余篇,原创600余篇,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50000,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学校网站发布稿件400余篇,保证了中考高考等重要节点的内容发布。官方抖音视频数量接近1200,粉丝接近37000,位居市直学校前列,抖音、视频号创作的短视频多次冲上热搜,播放量屡创新高。宣传了学校,服务了家长,为提升济南教育形象贡献了一份力量。

二、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要求打造钢中特色幸福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以德育人基础。突出以德立校,让校内的设施、墙壁等发挥育人作用。突出以德立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特色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系列主题班会,组织“今天你微笑问好了吗”主题教育活动、科学睡眠主题活动;推进思政一体化,组织“学长授课/不一样的思政课”活动;深化理想信念和廉洁文化主题教育实践,组织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青少年禁毒活动,落实学生军事训练等。

多措并举,守护师生健康。全链条落实落细传染病防控机制、每日实施消杀,坚持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监测。每日两次眼保健操,定期组织视力监测,开展近视防控讲座、急救知识培训、健康知识宣传、平衡膳食主题班会、控烟主题班会等,完成了4461名学生的学生健康体检、视力监测工作,为全校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艺体“并进”,向“美”而生。坚持“健康第一,以美育人”指导思想,开齐开好音乐、体育、美术课程,音体美活动时间充足,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赛、健美操比赛、跳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营造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泥塑校本课程开发、合唱艺术团表演、朗读者大赛等屡获好评,“新黄河、新课堂、新皮影--高中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艺术”工作坊参加了济南市第十九届中小学艺术展示活动。

“礼”育人,以“文”化人。利用特色节礼和“我们的节日”独特的序列性、时代性、创新性、多元性培育班级精神,营造学校德育文化。 精心设计开学典礼、艺术节、体育节等重要节礼,认真组织春节、元宵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主题活动,强化节礼主题与仪式感,挖掘重要节礼蕴藏的教育元素,全方位、立体化对学生开展各类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统一。

注重家庭育人基础作用,优化立德树人家庭环境。聚焦以德立家,组织优良家教家风展示,开展山东省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济南好人、智慧家长评选组织家长大讲堂融洽亲子关系同时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推进家长委员会、家长会规范化建设,让更多家长参与学校水质评估、餐厅膳食安排活动强化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意识和能力落实教师全员家访制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强化社会育人支撑作用,优化立德树人社会环境。主动对接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实践设计与管理按照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服务指导,注重对困境儿童的关爱帮扶落实劳动教育,完善校内实践和卫生值周,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活动服务的机会今年我校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教育示范校。以济南市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及重点场所整治行动钢中周边始终以最好的状态欢迎八方客。

赋能网络育人功能,优化立德树人网络环境。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治教育开展网络普法“进学校”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平台、假期生活指导手册等推进依法上网、以德润网、安全用网。我校校园网和抖音直播平台因稿件质量高、点击量大,多次受到市表彰。

抓实心理育人保障,优化立德树人心理环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高一起就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学期对师生进行心理筛查,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分级管理,对重点人员一人一档建档并分层次帮扶其他有问题师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每周进行班级心育调查和班主任心理知识培训。录制家庭微讲座视频参与济南市心理热线辅导和“医教结合”跟岗培训组织了学校第十二届心理健康教育节系列活动和10月份心理活动月活动拍摄的心理剧被市教育选拔进行集中展示

辛勤耕耘换来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累累硕果学校层面:今年,我校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校园复查,顺利完成了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试,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教育示范校,在音体美等方面获得多项荣誉。教师团队:班主任德育案例集“一招鲜”育人随笔军训特刊编辑出版两名班主任在市“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中获奖一名教师获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建设工程人选;近十人次在省市各类德育相关的基本功大赛、艺术展演技能大赛中获奖。 学生层面:我校辩论队获省三等奖;校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跳绳队、合唱团、朗诵社、皮影社团等多次在省市大赛中获奖;崔轩栋同学被评为山东省“美德少年”何奕君同学在第十一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决赛中荣获业余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受邀参加了闭幕式的演出。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加强各类课程建设。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进度开展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部署推动各学科组开发适用我校学情的学科特色校本课程成立学校竞赛部,通过培优活动和组织学科竞赛等方式探索尖子生培养课程和机制,开发完善“竞赛钢中特色课程。以创客活动为载体,构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钢中”特色课程。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动学校管理制度化。修改完善《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备课组——级部——学校”三级把关管理体制。修改了教师序列综合评价方案和《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办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开展增值评价。强化学科组教学统筹工作,逐步推进学科主任例会制度,各年级推进年级学科主任例会制度。

打造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开展钢中特色深度学科教研。修改完善了《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教研活动管理实施方案》,升级打造学科组“每月集体教研”——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备课组“一日一研”三级教研工作体系。分年级启动“一日一研”和“周学案”活动,“三定四研五环节”形成“深度教研”新常态。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济钢高中与济南旅游学校、济南协和双语实验学校、黄河双语实验学校等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并推动了七所学“济南市高中生物跨校教研联盟”成立编印每月一期的教学简报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

多措并举,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开展基础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推动名优教师引领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和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等多项赛课展示课活动开展学校优秀课程设计比赛活动组织一校两区青年教师硬笔书法基本功大赛多次组织教师团队外出培训学习一系列活动结硕果,在齐鲁名师、济南名师、济南优管建设工程评选,山东省优质课评比,山东省首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山东省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评选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校教师均收获了优异的成绩。

加强新高考的应对研究2023年高考再创佳绩。组建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团队,研究高考指导教学开展学科组研做高考题活动,落实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考试内容研究。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推动部分学科试题命制活动一系列活动持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2023年高考再创佳绩:我校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共1011人,纯文化课特招线上551人,艺体生特招线上116人,两项合计特招线上667人,特招线上线66%。600分以上41人,最高分马志远669分全省排名1310。一段线上989人,上线率97.82%。

探索多元化育人机制,助力学校提质增效。今年学校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批准成为“文学教育特色学校”今年以来,学校在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人数已经接近400人,在第20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我校作为唯一协办单位作典型发言,并成为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决赛赛点。美术专业成绩斐然,2020级共招收的34名美术生在今年的专业考试中全部过线,过线率100%,优秀率达到82%。奥赛成绩稳步提升,学校被授予“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山东赛区金牌学校”称号。目前我校通过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综合评价招生初审人数已经接近300人

增进与高校交流合作,双高融合育人持续深入。学校联合新浪山东开展2023年“招办进校园”公益直通车活动,近40所全国985、211、双一流高校招办主任走进济钢高中。今年学校又签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多所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目前,济钢高中已经与四十余所著名高校达成了“优秀生源基地”合作协议。优质生源基地的签约挂牌,体现了高校对济钢高中办学成绩的高度肯定。

强化美术学科基地特色建设,推动新的重点学科组建设。今年1月,济钢高中入选山东省普通高中美术学科基地。我校美术特色专业已培养450余名优秀毕业生,多人考入像清华大学等双一流、985、211重点大学,或全国八大美院等知名艺术院校。依托美术省级学科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进一步开发完善皮影戏、橡皮章、剪纸、扎染、高考美术备考等系列美术课程,完善“美育钢中”特色育人课程。通过美术学科基地建设带动各学科组整体提升,打造学校强势学科,开展生物、外语学科基地申报。

深入探索钢中直升特色教育集团化办学进入内涵发展。成立初高中直升班一体化课程研究课题组,细化完善初高中一体化直升班培养方案,合理安排直升班六年教学,减少学生在应试上的时间耗费;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着力学生人格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设计开发了11门校本课程,打造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学科自身逻辑、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现实条件的初高中六年一体化课程体系,为济南市基础教育科学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累经验。

稳步推进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项目,做好课题研究管理工作。5月召开了学校自我诊断反馈交流会,10月举行了2023年“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项目启动会。学校自我诊断项目让诊断自然真实地发生,进而能科学地运用数据指导学校的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上升。课题管理方面,今年我校4名教师的课题获得“十四五”市级规划课题立项,3名教师的课题通过“十四五”市级规划课题中期论证,2名教师的课题通过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结题。

四、优化办学条件,筑牢安全防线

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创造良好工作学习环境后勤服务部门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秉承“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教育教学、师生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保障服务。对校园环境、工作生活设施进行及时升级,为师生创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规范物品采购程序,做好物资保障、设施维修、校园绿化美化等工作。

后勤保障制度化,精细管理痕迹化。不断完善检查、巡查、反馈制度,对学校所有的建筑设施、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水电暖、道路等做到每日检查、每周巡查、即时反馈、每月汇总。留存好各项检查记录,流程化管理,责任到人,维修及时,检查跟进,痕迹化精细管理,保障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安防硬件提升,隐患排查,安防工作再上新台阶。本年度学校监控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监控摄像头增至352个,实现学校监控无死角。将原有的玻璃制式消火栓箱门更换为不锈钢门,切实消除玻璃碎裂可能导致师生划伤的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备,由安全保卫部进行分析,建立隐患台账,及时敦促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对暂时不能整改的形成排查报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做到小隐患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着力堵塞安全管理漏洞,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保障饮食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增进师生幸福感。对安保人员、食堂员工的服务内容、服务态度列入考核,切实做好培训制度化、常态化。严格执行食堂安全标准的同时,从问候语开始改进服务质量,拉近服务人员与广大师生的距离,通过服务提升工程,让广大师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温暖、教育的幸福。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